成语故事

幼儿故事哲理小故事睡前小故事益智故事搞笑故事智慧故事成语故事幽默小故事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高材疾足的故事描述: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争夺王位一直不分胜负,韩信可以与他们三分鼎足,蒯通劝他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只有高材捷足者先得之。”韩信却选择了帮助刘邦,结果被吕后骗进长乐宫杀害。韩信到临死时才后悔没听蒯通的话。 高材疾足典故的意思: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刚愎自用的成语故事动画视频查看刚愎自用的意思>> 刚愎自用的故事描述: 春秋时期,晋楚因宋国发生战争,楚军打得宋国要投降了就撤军。晋军将领先不听统帅荀林父的命令擅自进攻楚军。楚国大夫伍参对楚庄王说晋军将领先刚愎自用,内部不团结,可以消灭晋军而出兵。结果,楚国大获全胜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高风亮节的故事描述:汉武帝时,匈奴单于即位,想与汉朝改善关系。汉武帝派苏武作为使节访问匈奴,由于匈奴内部变故,单于扣押了苏武,百般折磨他,让降将张胜、李陵来劝降他,苏武坚贞不屈,高风亮节,誓死不降,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 高风亮节典故的意思: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庚癸之呼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军粮,大家不好直说,只好用隐语代替。鲁国大夫公孙有回答说:“高梁已经没有了,粗粮还有一些,到时登上山高声呼喊:‘庚癸乎!’我们就知道了。” 庚癸之呼典故的意思: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各自为政的成语故事动画视频查看各自为政的意思>> 各自为政的故事描述: chengyu.itlearner.com 郑国与宋国一直不合,两个国家之间常常战争发生。有一次,郑国又准备出兵攻打宋国,于是宋国派出大元帅华元为主将,率领军队迎战敌人。在两批人马交战前,华元为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各有千秋的故事描述:传说彭祖是颛顼的第二代孙子,彭祖的父亲陆终娶了鬼方氏的女儿女贵。女贵怀孕三年,从腋窝生下6个儿子。彭祖是其中之一,姓坚名铿,传说他活了800多岁。传说中的寿星活了1000多岁,有歇后语“彭祖遇寿星——各有千秋。” 各有千秋典故的意思: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耕当问奴的故事描述:南北朝时期,宋文帝要向北方扩展疆土,派王云谟等人督师北伐,沈庆之一再向文帝规劝,力陈以前北伐失败的教训,文帝很扫兴,便叫几个文官与他争辩出兵事宜。沈庆之说治国与治家一样,耕当问奴,织当访婢,跟白面书生说这些没有用的。 耕当问奴典故的意思: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工力悉敌的故事描述:唐中宗时期,群臣聚集在昆明池畔作诗应选,100多篇诗歌由才女上官昭客挑选其中一首作御用歌词。她看中两篇工力悉敌的诗,一是沈佺期的,一是宋之问的,经仔细挑选,最后选中宋之问的诗,让沈佺期也心服口服。 工力悉敌典故的意思: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庚癸频呼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国大夫申叔仪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氏借军粮,大家不好直说,只好用隐语代替。鲁国大夫公孙有回答说:“高梁已经没有了,粗粮还有一些,到时登上山高声呼喊:‘庚癸乎!’我们就知道了。” 庚癸频呼典故的意思:庚、癸:军粮的隐语。原是军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功败垂成的故事描述:东晋大将谢玄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迫使前秦王苻坚逃回关中,谢玄乘胜追击,收复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就在北方快要统一的时候,东晋皇帝听信谗言令其收兵驻守淮阴。统一北方未遂,人们感叹他是功败垂成。 功败垂成典故的意思:垂:接近,快要。事情在将要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绠短汲深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颜渊从鲁国到齐国去,准备与齐国的国君谈治理国家的大道理。孔子不放心,子贡问何故,孔子说:“我想起管子的一句话‘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对待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颜渊难以做到。” 绠短汲深典故的意思: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功成不居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老子提出辨证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天下人知道美与丑对立,有和无对立相生。圣人治国知道有为和有所不为,采取无为政策;知识有教则有不教,行不言的教育。万物各有所为,圣人不去掌握,事功告成,圣人功成不居,人们归功于他。 功成不居典故的意思:居:承当,占有。原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更进一竿的故事描述:宋朝时期长沙高僧景岑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他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众与他谈论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给大家念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更进一竿典故的意思: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更上一层楼的故事描述: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他性格豪放,擅长做诗,经常与王昌龄、高适等在一块切磋诗技。王之涣被免职后,游遍黄河南北,他到薄州登鹳鹤楼,作诗一首:“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典故的意思: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3-07
    功德无量的故事描述:汉武帝时期,武帝的孙子刘洵因受卫太子事件牵连入狱,狱吏丙吉竭力保护。武帝要杀掉狱中所有的囚犯,丙吉冒死相救,后来刘洵即位为汉宣帝,丙吉把这段历史隐瞒,宣帝对他倍加敬重。长安人伍尊称赞丙吉尽心保护宣帝,功德无量。 功德无量典故的意思: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成语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