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幼儿故事哲理小故事睡前小故事益智故事搞笑故事智慧故事成语故事幽默小故事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始终如一的故事描述:战国末期,哲学家荀况在楚国做兰陵令时,与楚国将领临武召在赵孝成王面前议论用兵的要领,将领要做到“五权”与“三至”,采取军事行动前要考虑慎之又慎,这种周密的态度一定要始终如一才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 始终如一典故的意思: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使羊将狼的故事描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论功行赏分封了一些大功臣为异性王,这些功臣们内心不平,相继出现谋反事件,英布眼看功臣被杀也举起了反旗。刘邦派太子率老将们出征平叛,想借故废掉太子。吕后看出刘邦这使羊将狼的计谋,于是苦谏请刘邦亲征。 使羊将狼典故的意思:将:统率,指挥。派羊去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始作俑者的故事描述: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世外桃源的成语故事动画视频查看世外桃源的意思>> 世外桃源的故事描述: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划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加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遍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势不两立的故事描述:东汉末年,曹操率数十万大军进攻孙权和刘备。孙权召集大臣商讨对策,张昭等主张投降,而周瑜认为要联合刘备,利用曹军不能打持久战的特点抗击曹军。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挥剑kan断案桌并发誓说要与曹操势不两立。 势不两立典故的意思: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视死如归的故事描述:1904年秋瑾不顾丈夫的阻挠,变卖首饰东渡日本,结识黄兴、陈天华、宋教仁等,她加盟孙中山的同盟会。1906年她带领由留日学生组成的敢死队回国,任大通学堂督办。后因徐锡麟起义失败而被捕,临刑前说“革命党人不怕死,欲杀便杀”。 视死如归典故的意思:把死看得象回家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故事描述: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派部将潘璋把关羽杀死后,不久地也死去。来自chengyu.itlearner.com 吕蒙本来是一个不务正业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没有什么学识。鲁肃见了他,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视同儿戏的故事描述:汉文帝时期,匈奴与汉朝关系紧张,汉文帝安排宗正刘礼驻守灞上、祝兹侯徐历驻守棘门、河内郡太守周亚夫驻守细柳抵御匈奴,并亲自视察灞上与棘门,见到刘礼与徐历把防守视同儿戏,十分生气,见到周亚夫严密防卫才放心。 视同儿戏典故的意思: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比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恃才傲物的故事描述:恃才傲物的故事 【成语故事】南朝时期,齐武帝的侄子萧子显从小聪慧过人,文思敏捷。在任梁国国子博士时,把梁武帝写的《经义》作太学的教材授课。他写成《后汉书》100卷,《齐史》60卷。他深得梁武帝的信任。梁武帝认为他恃才傲物,在他死后赐他谥号“骄”。【出处】恃才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势均力敌的故事描述:北宋时期,王安石推行新法,吕惠卿极力巴结他,帮助推行新法,参与有关重要的变革措施,受到王安石的器重。吕惠卿鼓动王安石倡导暴虐的政策。王安石被罢相时,吕惠卿与他势均力敌,就想方设法倾轧与陷害他。 势均力敌典故的意思: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事半功倍的故事描述:事半功倍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问公孙丑如何看待统一中国,他说周文王施行仁政,使国家富强而最终消灭昏庸残暴的商纣王。现在拥有万辆兵车泱泱大国的齐国,如果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外面的人会来归顺,只做一半的事收到成倍的效果。【出处】故事半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动画视频查看势如破竹的意思>> 势如破竹的故事描述: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成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誓死不二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晋国典狱官李离为人正直,秉公办案,执法量刑均以律法为准绳,对高官与百姓一视同仁,做到有法必依,有罪必罚。他发现一起错判死刑的冤案,认为自己有责任,让下属绑了自己去见晋文公。文公要放他,他则认为应该对律法誓死不二。 誓死不二典故的意思:誓死:立下志愿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噬脐何及的故事描述:【典故】若不早图,后君噬齐(脐),其及图之乎?《左传·庄公六年》 【释义】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用法】作谓语、分句;指后悔也来不及 【相近词】噬脐莫及、后悔莫及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文王向邓国借道攻打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24
    噬脐莫及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楚文王向邓国借道攻打申国,邓国的国王邓祁侯是楚文王的舅舅,他亲自迎接楚文王,他的儿子要父亲提防这个外甥,可邓祁侯不听,让楚文王攻打申国,可等他灭了申国后回师途中就进攻邓国,邓祁侯真是后悔莫及。 噬脐莫及典故的意思: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成语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