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幼儿故事哲理小故事睡前小故事益智故事搞笑故事智慧故事成语故事幽默小故事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在春秋时期,孔子担任大司寇时,少正卯反对他的法令并被抓。孔子选择不杀少正卯,而是关入牢中,以示教育。这展现了孔子对于“不教而杀”的反对态度 故事正文 在遥远的春秋时期,有一位伟大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孔子。孔子已经56岁了,他成为了鲁国的大司寇。他上任的时候,颁布了三大法令。这些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安居乐业这个成语故事来自于古老的《老子》中:“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讲述了人们对于生活美满和安定的向往。 故事正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李耳的哲学家,人们尊称他为“老子”。据说,他刚出生时就是一个有着白头发和白胡子的小老头儿,非常特别。他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感到不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在楚汉相争的时期,项羽和刘邦两位英雄展开了激烈的争斗。为了取得优势,项羽抓了刘邦的父亲,并威胁说,如果刘邦不投降,他就把父亲杀了炖成肉羹吃掉。 听到这个消息,刘邦并没有被吓倒。相反,他非常冷静地回答说:“我们两人曾经结拜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你决定杀了他,那么请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在古代,有一本神奇的书籍叫做《周易》,它不仅可以预测未来,还对吉凶祸福有着深刻的见解,特别在治国方面的解释是相当深刻。真正有远见卓识的人,应该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只有这样,才能使身家性命和江山社稷才能得以保全。 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聪明的人不仅要在安稳的时候保持警惕,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安步当车成语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四》中:“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 在战国时期,士人颜蜀被齐宣王召进宫中。他以安步当车的方式表达对权势的不屑,并阐述了士人尊贵于君王的观点。他拒绝了齐宣王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归平凡,坚守自己的信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爱屋及乌成语故事讲述了周武王和姜太公讨论如何处理商朝遗留人员,引出“爱屋及乌”的成语。故事强调了爱与关心的力量,鼓励我们关心周围的人和事物,用爱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故事正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商纣王是殷商的末代君王,他非常残暴,人们都很讨厌他。与此同时,西部诸侯的领袖姬昌,人们都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在周宣王时期,齐国发生暴动,仲山甫受命平息暴动并重建城池。他同情人民,但坚持正义,决心以智慧和勇气恢复和平。亲友们为他送行并作诗赞美。这个故事传达了坚守正义和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故事正文 在遥远的周宣王时期,齐国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暴动。愤怒的人们冲进了王宫,杀死了齐厉公,并焚毁了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王时敏,董其昌弟子,成为清初著名画家。他通过展览交流、接受批评,不断进步,与志同道合者共同追求艺术高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家需爱才若渴,勇于接受批评,不断进步。 故事正文 在明末时期,有一位大学士王锡爵,他的孙子王时敏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绘画天赋。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艺,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王戎和和峤都是孝子,面对丧亲之痛,和峤守孝三年,而王戎极度悲痛、骨瘦如柴。三年后,王戎恢复健康,表达了孝心和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关爱自己。 故事正文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位名叫王戎和和峤的年轻人,他们都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然而,在遭遇丧亲之痛后,他们却以截然不同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哀仲家的梨味道鲜美,蒸煮后味道大变。大将军桓温以此比喻不识货的愚蠢行为。故事教导我们,做事要适可而止,不违背事物本质,欣赏美好本质。 故事正文 在晋朝时期,金陵的哀仲家里种了一种特别的梨,这种梨味道鲜美,口感十分独特。只要一咬下去,梨肉便会立刻融化,甜美的汁液在口中四溢。然而,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刘邦赴鸿门宴,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暗杀刘邦。然而,项伯识破并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脱。这个故事讲述了表面动作背后可能隐藏的真实意图 故事正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英勇的将军叫做项羽。他带着40万大军,向着咸阳城进军,想要成为那里的主人。可是,咸阳城的守军太厉害了,他们挡住了项羽的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赵威后继位后,面临秦国的侵略,决定送小儿子长安君为齐国人质以换取援助。当齐国使者来问候时,她首先关心齐国的收成和百姓的平安,展现了其卓越的智慧和对国家、人民的深沉的爱 故事正文 在公元前266年,赵国面临了一次巨大的危机。赵惠文王过世后,年轻的太子丹继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年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枚乘用“安如泰山”警示吴王刘濞勿叛乱,但刘濞未听,引发七国之乱。最终,叛乱迅速被平定,枚乘因预见性而声名大振。 故事正文 在遥远的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枚乘(西汉淮阴人,今属江苏)的智者,他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远的智慧,留下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成语。这个成语便是“安如泰山”。 在枚乘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准备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提高农民与将士的地位,遭到大夫甘龙与杜挚的反对,商鞅据理力争,认为甘龙的话是世俗之言,他们只能安于故俗,溺于所闻,居官守法。推行新法就可以富国强兵,称霸于诸侯。 故事正文 在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决定推行变法,以提升农民和将士的地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4-04
    在春秋时期,卫国有一位贤臣名叫蘧伯玉。他一直坚守朝中的礼制,即使在夜间经过卫灵公的宫殿前,也按照规定下马车步行,以表达对君主的尊重。蘧伯玉的行为始终如一,无论是否有旁人在场,他都坚守着宫廷礼节。 卫灵公深知蘧伯玉的品行和忠诚,因此非常器重他。在一次朝会上,卫灵公高度赞扬了蘧伯玉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成语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