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幼儿故事哲理小故事睡前小故事益智故事搞笑故事智慧故事成语故事幽默小故事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居安思危的成语故事动画视频查看居安思危的意思>> 居安思危的故事描述: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家能够打消攻打的念头。其它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并不想得罪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于是郑国国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居大不易的故事描述: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刚刚考上举人,名声还不是很大,就用歌诗去拜访当时权贵顾况,顾况戏谑他:“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他读到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感到他的豪气,顿时自我解嘲地承认自己在开玩笑。 居大不易典故的意思: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居官守法的故事描述: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孝公准备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提高农民与将士的地位,遭到大夫甘龙与杜挚的反对,商鞅据理力争,认为甘龙的话是世俗之言,他们只能安于故俗,溺于所闻,居官守法。推行新法就可以富国强兵,称霸于诸侯。 居官守法典故的意思: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相关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描述: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典故的意思:指勤勤恳恳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居心叵测的故事描述:三国时期,曹操准备率军攻打孙权与刘备,担心凉州马腾趁机作乱,就采用谋士荀攸的建议,封马腾为征南大将军,骗至许昌杀害。马腾不相信侄儿马岱说曹操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人,就带儿子马休一起去许昌,结果被曹操杀害 居心叵测典故的意思: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推测。指存心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橘化为枳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外交家晏婴,因为个子矮小,相貌丑陋,经常遭到别人的歧视。有一次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故意羞辱说齐国人都是贼,晏婴认真地说:“橘树生长在淮南能结橘子,移到淮北结的果实就变成枳子了。”楚王无话可说 橘化为枳典故的意思: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举棋不定的故事描述:成语故事:举棋不定所属朝代:春秋战国时代拼音:jǔqíbùdìng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解释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故事:春秋时,卫国国君卫献公是个骄横粗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举鼎绝膑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秦武王力气很大,喜欢角斗,争强好胜。国内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均被他任命为达官显宦,经常进行决斗比赛。有一次,秦武王与孟说打赌谁能举起殿前的大鼎,孟说不行。秦武王亲自举鼎,结果折断膝盖骨而死。 举鼎绝膑典故的意思: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举案齐眉的故事描述: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眉来眼去,夫妻十分恩爱。 举案齐眉典故的意思: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举世无双的故事描述: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刘邦,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的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回韩信,对刘邦说他是举世无双,刘邦拜他为大将。 举世无双典故的意思: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相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聚米为山的故事描述:【成语故事】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统一了中原,西部的隗嚣拥兵自重,与刘秀势不两立。刘秀准备派兵攻打,但还有些犹豫不决,刚投奔过来的大将马援认为隗嚣将帅不合,出兵必胜,他用米堆积成西部地形,指画进兵线路。刘秀顿时感觉胜利在望 聚米为山典故的意思:东汉马援堆米成山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举足轻重的故事描述:西汉末年,窦融在河西为官,王莽当政时,他为波水将军。刘玄当政时,他为巨鹿太守,刘玄兵败时,他为河西五郡大将军,握有重兵,在地方威信很高,他看到刘秀得政权后就归顺东汉。刘秀封他为凉州牧,称他在政坛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举足轻重典故的意思: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举一反三的故事描述: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聚蚊成雷的故事描述:西汉时期,吴楚七王叛乱之后,汉武帝采取种种限制诸侯的措施,官府的权力大过诸侯。他为了平衡诸侯王之间的关系,请他们在一块喝酒作乐,席间奏幽微哀伤的乐曲,中山靖王刘胜哀伤地倾诉,希望不要听信谗言,聚蚊成雷会使流言影响兄弟之间关系。 聚蚊成雷典故的意思:许多蚊子聚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2-12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故事描述:战国时期,鲁平公准备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主持国政,孟子喜出望外,公孙丑问孟子乐正子真的很有本事吗?孟子说他论本事、见闻与知识等都不如你,他的长处是对人很好,他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多人聚集在他身边,能治理好国家。 拒人于千里之外典故的意思:形容态度傲慢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成语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