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故事

外国历史故事历史故事大全中华上下五千年爱国故事古代历史故事

  • 阅读:5次   故事时间:2022-06-08
    霍去病是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他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少儿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卫青是抗击匈奴的名将。汉朝的大将军。西汉初年,北方匈奴屡为边患。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的侵略进行反击。元朔六年(前123),年仅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他率领800骑兵长途... ...[查看详情]
  • 阅读:4次   故事时间:2022-06-08
    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体贴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奢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现实上并无其人,只是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 ...[查看详情]
  • 阅读:6次   故事时间:2022-06-08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水师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碰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这一年9月的一天,日本舰... ...[查看详情]
  • 阅读:3次   故事时间:2022-06-08
    杨儒是清朝驻俄国公使。1901年,他到任后不久,就开始和俄国政府谈判我国东北问题。事先,俄国政府借口镇压义和团,派兵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土地,又想在谈判桌上逼迫中国代表承认他们在东北的特权,永远霸占东北。杨儒果断不赞成,拒绝在俄国人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俄国人威胁他:条约文本已由沙... ...[查看详情]
  • 阅读:3次   故事时间:2022-06-08
    明朝时候,有个闻名的帆海家,曾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过数想不到的困难,先后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传播了我国古老的文化和生产技能,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文化、经济的交流,这些远航是世界帆海史上的创举。这个帆海家就是郑和。... ...[查看详情]
  • 阅读:15次   故事时间:2022-06-07
    明朝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全线崩溃,新闻传到北京,太后和皇后急得哭哭啼啼,从宫里内库捡出大量金银至宝、绫罗绸缎,偷偷派太监带着金银财宝去寻找瓦剌军,想把英宗赎返来。结果,当然是毫无希望。  从土木堡逃离来的伤兵,断了手的,缺了腿的,陆续在北京街道出现了。京城里人心惶惶,谁也不知道天... ...[查看详情]
  • 阅读:3次   故事时间:2022-06-07
    近代中国第一次向西方世界派出教师1879年5月26日,美国驻牛庄领事鼐德在上海代表哈佛大学校长埃里奥特和戈鲲化签订了任教条约。条约规定,哈佛聘请戈鲲化前去教授中文,自1879年9月1日起,至1882年8月31日止,共计3年,每月薪金200美元,往来旅费(包括随同人员)亦由校方负... ...[查看详情]
  • 阅读:4次   故事时间:2022-06-07
    对越自卫反击战分东西两线进行,东线由许世友指挥,西线由武汉军区司令杨得志指挥。其实一开始,西线的指挥并不是杨得志将军,而是昆明军区司令王必成。王必成可能大家都听过,外表斯斯文文,但打起仗来特别凶狠,在束缚战争中有王老虎(tiger)的称号。孟良崮战争中,击败张灵甫的最终一击就来... ...[查看详情]
  • 阅读:3次   故事时间:2022-06-07
    如果你看过秋瑾的照片,你一定也会觉得:“怎么那么美?”而且你注意一下,她的美是超越性别的,很少有人的美可以超越性别。其实秋瑾来自一个保守的大家庭,他的父亲(father)做官,替闺女(daughter)选了一个当官的夫婿,他们结了婚,夫妻感情也很好。有人猜测秋瑾是婚姻不幸福才会... ...[查看详情]
  • 阅读:4次   故事时间:2022-06-07
    大米,是中国人的主要食品。可长期以来,水稻产量不高,人口又那么多,农民们成年累月种田栽稻,依然满足不了“吃”的需要。粮食产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障碍。农业科技工作者袁隆平决定为国攻关,减缓这个难题。袁隆平是湖南一个镇上的农校教员。虽然工作条件差,可他一心扑在科研工作上。每... ...[查看详情]
  • 阅读:6次   故事时间:2022-06-07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father)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自动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反动。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 ...[查看详情]
  • 阅读:4次   故事时间:2022-06-07
    “振兴中华”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它是由伟大的反动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来的。在孙中山之前,也有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像林则徐、魏源、严复、李善兰、徐寿 等思想家、科学家,另有一些清朝的官员,都会在想办法使中国强盛起来,但是他们大都是在清朝的“躯体”上进行改革,不可能成功。孙中山看透了... ...[查看详情]
  • 阅读:10次   故事时间:2022-06-07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勤学,又立志为国效力。之后他学习工程技能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赖,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新闻传开... ...[查看详情]
  • 阅读:5次   故事时间:2022-06-07
    我国的老反动家吴玉章,从小就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年轻的时候,他到日本留学,在一所学校里读书。1904年元旦那天,学校把世界各国的国旗都挂出来祝贺,可是没挂中国国旗。吴玉章生气极了,带着中国学生找到校方负责人,提出抗议说:“为什么不挂中国国旗?学校如果不道歉,不纠正错误,我们就罢... ...[查看详情]
  • 阅读:3次   故事时间:2022-06-07
    梅兰芳是一位有爱国气节的艺术家。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东北,然后又向华北进犯,威胁北平和天津。梅兰芳怅恨敌人,为了不当亡国奴,他举家迁到了上海。    在上海,他编演了《抗金兵》和《生死恨》两出戏。《抗金兵》讲的是南宋女英雄梁红玉抵抗金军的故事,《生死恨...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爱国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