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故事

幼儿故事哲理小故事睡前小故事益智故事搞笑故事智慧故事成语故事幽默小故事

  • 阅读:5次   故事时间:2022-08-08
    竖子行医明朝成化年间,山东济南大明湖畔有位名医,姓刘名大魁。这天,刘大魁踏青时,碰到个放牛娃,刘大魁一见,便觉得这孩子聪明聪明,寻问之下,得知孩子父母双亡,身世可怜,刘大魁顿时心生恻隐,把孩子带回了家中,平时让他帮忙做些杂活儿,偶尔教他些医术。没想到,这孩子聪明过人,读起书来过... ...[查看详情]
  • 阅读:11次   故事时间:2022-08-08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年)的一天空上午,大宋都城汴京的宰相府里大摆宴席,宰相府门前则是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京城的达官朱紫们纷纷带着厚礼前往宰相府。原来明天是新任宰相寇准43岁生日,此时的正寇准端坐在太师椅上,春风得意,喜气洋洋。突然之间之间之间,一个家人来到寇准身边,附在寇准耳边... ...[查看详情]
  • 阅读:8次   故事时间:2022-08-08
    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人,回族。明嘉靖举人,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户部主事、吏部右侍郎、应天府巡抚、南京右佥都御史等职。明朝嘉靖年间,社会习尚腐败。达官朱紫经州过县,除了酒肉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那礼帖上写的是“白米多少石”、“黄米多少石”。但其实... ...[查看详情]
  • 阅读:9次   故事时间:2022-08-08
    明朝洪武年间,下邳有个叫刘鹏举的秀才,其父早丧,家中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老母亲靠着几亩薄田,起早贪黑,忙种忙收,什么也不让儿子操心,一门心思让儿子专心读书,将来进京赶考,好搏个一官半职,也对得起早丧的爹。鹏举不负母望,十年寒窗,学得满腹经纶,童试考上了秀才,乡试又中了举人。可... ...[查看详情]
  • 阅读:8次   故事时间:2022-08-08
    唐玄宗时,渤海国的使者带着国书来到长安,唐玄宗召见番使,命令翰林学士宣读番书。不料翰林学士打开番书,见上面全是些鸟兽文字,竟一字不识。唐玄宗宣诏文武百官,文武百官都没有一个人识得。唐玄宗震怒。翰林学士贺知章回到家中,忧心忡忡,长吁短叹,引起家中客人李白的关注。李白问明状况,道:... ...[查看详情]
  • 阅读:12次   故事时间:2022-08-08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县令时,为官清正廉明,口碑极好。一天,有一个老妇伐鼓喊冤,状告她的儿子不孝,请大人为她做主,严惩逆子。衙役们深感新鲜,人常说“虎毒不食子”,这对母子不和是家务事,也能扯到公堂上来,不知郑大人如何裁决。只见郑板桥端坐堂上。谛听老妇人哭诉。这才知道老妇的儿子叫朱其... ...[查看详情]
  • 阅读:11次   故事时间:2022-08-08
    且说有一年炎天,鲁班故乡鲁国国王要鲁班监工营造一座宫殿,期限为3年。但是这座宫殿所需的木料,鲁班等工匠们到山上砍上3年也完不成义务。这可急坏了鲁班,因为国王的话就是圣旨,是不许可随便更改的,如果然的是耽误了工程进度,杀头是不可避免的。鲁班愁得连觉也睡不踏实。为了放慢砍伐木料的进... ...[查看详情]
  • 阅读:10次   故事时间:2022-08-08
    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8 年)担任监察御史的洛阳人程颢,在当山西晋城县令时,曾以寥寥数语破了一件讹诈案。事先,有一个姓张的财主得急病死了,棺木埋葬后的第二天一早,有个老头来到他家门口,对着财主唯一的儿子说:“我是你父亲(father),现在我年纪大了,无依无靠,来... ...[查看详情]
  • 阅读:7次   故事时间:2022-08-08
    据说花木兰是北魏人,北方人喜欢练武。花木兰的父亲(father)以前是一位军人,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他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事... ...[查看详情]
  • 阅读:16次   故事时间:2022-08-04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非常有学问,是事先人们公认的才子。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突然之间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周渔璜来了兴趣,便起身去问寺里的僧... ...[查看详情]
  • 阅读:10次   故事时间:2022-08-04
    明朝时,堂邑县城西北十里,有个赵家花园。庄主赵员外的前几个儿子,都会在外做了官,一个又一个仪表堂堂,可唯独小儿赵士扬,自幼跛脚,又因生天花落了个麻子脸,相貌甚是丑陋。因此赵员外常常为其前程叹息不已。可是赵士扬并没有因自己脚残貌丑而自暴自弃,却人小志大,发奋读书,决定要与父母和乡... ...[查看详情]
  • 阅读:9次   故事时间:2022-08-04
    纺线织布,从来都是女人们的营生。可是要博兴县,男人们却和女人们一样纺线织布。男人们织出的布,和女人们织出的布一样悦目,还比女人织的结实。谁家的男人不会纺线织布,人们说他不会过日子。 说,男人是下地干力气活儿的,怎么做起女人的营生了呢?这事说起来,依然从董永那时兴起的呢。那一年,... ...[查看详情]
  • 阅读:8次   故事时间:2022-08-04
    包公巡按到寿州暗访查案,到了后才知这里的县官不在城里,他便问随从:“知县去了哪里?”有人静静通知他说:庞国舅为皇上采办银鱼,船阻瓦埠湖。县官带着衙役去抓民夫,给国舅的贡船背纤。老包心里暗暗地纳闷,不下来不知怪事多。本来他是来私访的,因此就未动声色,找个小客店,把家人包兴与行李安... ...[查看详情]
  • 阅读:10次   故事时间:2022-08-04
    已往,有一个赖秀才很喜欢作诗,可是他只会作上两句,不会作下两句,你说他,他还不服气。有人通知他:在欧阳县里,有一个欧阳大庄,庄里有一个先生,名叫欧阳修。此人出口成章,不管什么诗都会作。这个赖秀才听说后,就赶快跑着去找他。走到半路上,他遇了一片干棒帐子,就作诗了:“远看黑嚓嚓,近... ...[查看详情]
  • 阅读:8次   故事时间:2022-08-04
    尧王有两个闺女(daughter),大闺女娥皇是养女,小闺女女英才是尧王亲生的。尧王很喜欢他的两个闺女,每次出巡,总是带着她们一路去。尧王经过多次考验,觉得舜是个可靠的人,就将国君禅让给他,又决定将两个闺女嫁舜为妻。这就是我国历史上传为韵事的“尧之二女,舜之二妃”。娥皇和女英要...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智慧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