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幼儿故事哲理小故事睡前小故事益智故事搞笑故事智慧故事成语故事幽默小故事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9-14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描述: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乡亲们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几天后走失的马带回几匹烈马回来。老翁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老翁认为不是坏事,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典故的意思:比喻一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描述: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乡亲们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几天后走失的马带回几匹烈马回来。老翁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老翁认为不是坏事,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典故的意思:比喻一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塞耳盗钟的故事描述:从前有个小偷发现人家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他敲碎卖碎铜,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而偷不成,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听不到声音,结果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塞耳盗钟典故的意思: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三顾草庐的故事描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三顾草庐典故的意思: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三夫之言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三夫之言典故的意思: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 相关查询:三夫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三告投杼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费地有一个与曾参同名的人在外杀了人,有好事者跑到曾参的母亲那里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回答说:“我儿不会杀人。”照常织布。没多久又有两人跑来误传曾参杀了人,这时曾母害怕,就投杼逾墙而走。 三告投杼典故的意思: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相关查询: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三谏之义的故事描述:【典故】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 【释义】指事君之正道。 【用法】作宾语、定语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三徙成都的故事描述:相传尧舜禹时期,舜在没有成为首领前,一心为公,受到百姓的爱戴。他第一次搬迁时,跟随他走的人有一个邑,第二次搬迁时,跟随他走的人有一个都城那么多,到第三次搬迁时,足有一个国家那么多。后来他被尧推举为继承人。 三徙成都典故的意思: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三折肱为良医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晋国内部范氏和中行氏两个集团准备起兵攻打晋定公,很多人认为晋定公又要失败,有人认为范氏起兵属于反叛行为,民众不会支持的,再说晋定公已经屡战屡败,只要好好总结经验,就像三折肱为良医一样,不会失败的。 三折肱为良医典故的意思: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散马休牛的故事描述: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散马休牛典故的意思:指不兴战事。 相关查询:散马休牛的意思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三迁之教的故事描述: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三迁之教典故的意思: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的故事描述:薛蟠从老家来到大观园住下后,打听到贾府有一所家学,学校里有许多年轻人,就动了龙阳之兴,假装去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而已。学校里有些学生图薛蟠的钱财就被上了他的贼船。秦钟与贾宝玉来上学,薛蟠立刻就打他们的主意。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典故的意思: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丧家之狗的故事描述: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讲学,因孔子是保守派,与当时诸侯争霸不合拍,常常受到冷遇。一次孔子与弟子走散,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子贡问郑国人孔子在何处。郑国人说东门边有个老头子像一只丧家之狗在发呆。 丧家之狗典故的意思: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扫mu望丧的故事描述:汉朝时期,严延年任河南太守,他的母亲从东海跟他来到洛阳。一次,正巧看见奏报引决犯人。他母亲大惊说:“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mu地耳!”过了一年多,严延年果然遭到惩治。 扫mu望丧典故的意思:扫除mu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当有恶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08-31
    嫂溺叔援的故事描述:【典故】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成语接龙 【解释】比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雄辩家淳于髡问孟子男女之间不用手递受物品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成语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