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大全

外国历史故事历史故事大全中华上下五千年爱国故事古代历史故事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故事通过张良的经历展现了乱世中个人的复仇、成长与机缘巧合,同时也反映了秦始皇时代的严酷统治及反抗势力的暗流涌动。 秦始皇知道,他灭了六国,六国留下来的旧贵族随时都可能起来反对他。他下令把天下十二万户豪富人家一律搬到咸阳来住,这样好管住他们;他又把天下的兵器统统收集起来,除了给政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为救援被秦国围困的赵国都城邯郸,面临魏王受秦威胁不敢出兵的困境。这一事件展现了信陵君的智勇与仁德,以及其与其他人物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信任,同时也描绘了战国时代列国间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和战争策略。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这段历史记载了战国时期著名的“毛遂自荐”故事。毛遂以他的胆识与口才,在这次外交活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历史佳话。秦国大军攻打赵都邯郸,赵国虽然竭力抵抗,但因为在长平遭到惨败后,力量不足。赵孝成王要平原君赵胜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是赵国的相国,又是赵王的叔叔。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故事主题:屈原与端午节的起源。该段叙述主要讲述了楚国在遭受秦国欺凌后,楚怀王赴秦约而被扣押至死的悲剧以及爱国诗人屈原忠心劝谏、不随波逐流,最终以身殉国的故事。屈原通过其作品《离骚》等诗歌,展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成为了中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的典范。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故事主题: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完璧归赵”事件,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凭借智勇和胆识,成功保全了赵国国宝“和氏璧”,并维护了国家尊严的故事。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十五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这段故事主题是燕昭王招贤纳士、联合各国攻打齐国,成功复仇雪耻的过程。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这段故事主题围绕战国时期的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智斗,展现了孙膑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并通过两次著名的“围魏救赵”策略,成功击败了庞涓指挥的魏军。。 魏惠王也学秦孝公的样,要找一个商鞅式的人才。他花了好些金钱招徕天下豪杰。当时有个魏国人叫庞涓的来求见,向他讲了些富国强兵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张仪连横破六国合纵,这段历史叙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张仪如何运用智谋和口才,成功瓦解六国合纵抗秦的联盟。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春秋末期,晋国大夫智伯瑶企图通过强迫其他三家(赵、韩、魏)割让土地来扩张势力,最终导致三家联合反抗并成功击败智氏的故事。这个故事揭示了权力斗争中利益联盟的重要性以及过度贪婪和肆意欺凌他人可能招致毁灭性后果的道理。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故事主题: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称霸,整个故事展示了勾践坚韧不屈、忍辱负重、善于运筹帷幄的战略智慧,以及他从战败到崛起,再到最终成就霸业的传奇历程。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骄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厂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从他父亲鲧(gun滚)的时候起,就开始治水。我国人民与洪水搏斗的古老故事,就是从鲧开始的。 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也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5-01-07
    春秋时期,齐景公养了三个大力士,因为他们不懂得君臣大义和朝廷礼仪,以至让众大臣及景公对他们产生了反感,所以齐景公想除掉他们,但是他们力大无比,而且武艺高强,有万夫不挡之勇,没有人能够近他们的身,所以一直也没有好办法。晏子给齐景公出了个计策,赐给三个大力士两个鲜桃,让他们比功劳。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历史故事大全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