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幼儿故事哲理小故事睡前小故事益智故事搞笑故事智慧故事成语故事幽默小故事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琴俱亡的故事描述:王献之与王徵之兄弟感情非常深厚,在老年兄弟都患重病。王献之先去世,王徵之的家人封锁消息,他坚持要去找王献之,在他的灵床上坐下,要弹奏几曲不成调子,就举琴摔到地上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悲痛得昏死过去。 人琴俱亡典故的意思: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杰地灵的故事描述: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释义:“杰”,指有杰出才能的人。“灵”特别美好的意思。这则成语表示杰出人物在那里出生或他曾到过那里,所以那里就成了名胜之地。 故事:公元663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洪州阎都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人自危的成语故事动画视频查看人人自危的意思>> 人人自危的故事描述: 人人自危故事 【注音】rénrénzìwēi成语故事【典故】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史记·李斯列传》【释义】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取我与的故事描述: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国,厉行改革,加强统治。李悝从商人白圭的经商原则“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中得到启发,在经济改革中实行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平籴”法,从而使国家干预与调节经济,使魏国富强。 人取我与典故的意思:取:拿;与:给。指商人囤积物资,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神共愤的故事描述:唐朝时期,湖州刺史于頔重修西湖灌溉工程,让百姓受益匪浅。他任苏州刺史时下令拆除神庙,破除迷信。他的政绩卓著,为人比较专横,死后唐宪宗赐号“厉”。他的儿子请唐穆宗改“厉”为“思”,太常博士王彦威说他肆行暴虐,人神共愤,法令不容。 人神共愤典故的意思:人和神都愤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弃我取的故事描述: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战国初,魏文候任用李悝为相国,厉行改革,加强统治。他实行保护农民利益和发展农业的“平籴”法。所谓“平籴”,就是国家在丰收年份用平价买进粮食,到荒年时以平价卖出,使粮价保持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死留名的故事描述:王彦章是五代时候的人,他年轻的时候跟随梁太祖打仗,立下不少的战绩,太祖死后又为末帝巩固了梁朝的江山,功劳不算不大。可是当王彦章攻打后唐连续两次失败后,向来对他有反感的人趁机向末帝说王彦章的坏话,最后王彦章被罢免了兵权。不到半年,后梁江山不保,只好再度请出王彦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心不古的故事描述:唐朝时期,诗人刘长卿写《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感慨世事与人心的变化,人心不古。他以此来讽刺今人不如古人高尚,大有知音难觅的感觉。 人心不古典故的意思:古:指古代的社会风尚。旧时指人心奸诈、刻薄,没有古人淳厚。 相关查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微权轻的故事描述:春秋末期,齐国田完的后代穰苴因是婢妾所生而不被重用,在齐国受到晋国和燕国的侵略时,晏婴推荐穰苴给齐景公,被派去抵御晋军。他人微权轻,齐景公给他配了个权臣当监军。穰苴杀了这个傲慢的监军树立军威,收复了失地,被封为大司马。 人微权轻典故的意思:微:低下。指人的资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微言轻的故事描述:春秋末期,齐国田完的后代穰苴因是婢妾所生而不被重用,在齐国受到晋国和燕国的侵略时,晏婴推荐穰苴给齐景公,被派去抵御晋军。他人微言轻,齐景公给他配了个权臣当监军。穰苴杀了这个傲慢的监军树立军威,收复了很多失地,战后被封为大司马。 人微言轻典故的意思:地位低,说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心如面的故事描述: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于产曰:“人心之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 释义: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人的心思像人的面貌一样,各不相同。 故事:春秋时,郑国的大夫子皮打算让尹何担任自己封地上的主管,尹何是子皮家的小臣,没有管理这么大地域的经验和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言可畏的故事描述:出处:《诗·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释义:“言”语言。指流言蜚语。“畏”怕。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 故事:古时候有个名叫仲子的男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偷偷地上她家幽会。姑娘因他们的爱情还没有得到父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言可畏的故事描述:出处:《诗·郑风·将仲子》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释义:“言”语言。指流言蜚语。“畏”怕。流言蜚语是很可怕的。 故事:古时候有个名叫仲子的男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想偷偷地上她家幽会。姑娘因他们的爱情还没有得到父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故事描述:楚汉相争时,项羽屯兵40万在新丰鸿门,谋士范增设计要除掉刘邦。刘邦依约赴鸿门宴,范增请项庄舞剑助兴,意图杀害刘邦。张良叫来樊哙,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与樊哙商议如何逃走,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典故的意思:刀俎 ...[查看详情]
  • 阅读:1次   故事时间:2024-11-23
    人心所向的故事描述:【出处】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晋书·熊远传》成语故事 【解释】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用法】作补语、定语;指受群众所拥护 【近义词】众望所归、深得人心 【反义词】众叛亲离、怨声载道、众矢之的。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登基不久 ...[查看详情]

亲爱的,把 成语故事 频道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