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但从大二时就萌生了考研的念头,新闻传播的考研方向也一早就决定。假期一有时间,就跑到所在城市的党报去实习。其间碰到记者和编辑老师都很好,愿意指导让你去了解现实中新闻的特点和习性,你去慢慢发掘新闻背后的细节。
到了大四,大多数精力都放在考研的预备上,险些没有花时间找工作。考研结束后在家等结果,刚好碰上实习所在的报社招考,于是也顺便去考了,以便有条后路。结果考研面试没有通过,这条后路就成为我现在正在走的路。
刚入行的时候很有热情,觉得什么事儿都很新鲜,喜欢跑新闻,要是一天不出去就觉得憋得慌。
因为勤快,前辈和领导也会多给一些采访机会。于是第二年就得到了一个重大事件的跟踪采访机会,还因此得了新闻奖。对于获奖,我的心态依然比较平淡的,因为重大事件的发生往往可遇不可求,落在你身上只能说明你运气比较好。
伴伴随着记者生涯的展开,课堂书本里的文字化成为一桩桩现实。到现场新鲜采访到的事件始末,有可能受到来自方方面的压力和干扰,好文章也发不出。起初碰到这种事儿,当然会大受打击。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篇关于整容医疗纠纷的,稿子被压以后觉得很委屈,回家后忍不住哭了好久。
地市报和省级媒体甚至国家媒体相比平台自然不同。比如,省级媒体能发的一些指斥性稿件,地市级媒体往往就会受到限制。响应地,采访对象的主要程度也会不一样。
当然,机会并非只有最初一个。在媒体圈,工作后一段时间跳槽到其他媒体的现象许多,堆集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选择东家的筹码也便有所增加。我也曾在跳槽的边缘徜徉过,但是站在不同的工作年龄段,对工作的选择重点也会有所转变。
除了媒体的级别,选择时还会考虑到自己能在今后预期到的自由发扬空间和工作发展限制。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是选鞋子,除了鞋子外表的华丽程度,你还要考虑穿着舒不舒服,走路带不带劲。总之综合考虑之下,我依然留了下来。
虽然所在媒体不同,但其实,优秀新闻报道对每个记者的要求都是一样的。(www.limaogushi.com)好奇心和热情是尤其需要的特质。如果缺乏这两者,则很难保证你在采访历程中能有一双明亮又尖锐的眼睛。
不过许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往往就是那些略显细碎的小事;尤其是地市报记者,爆炸性的大事件终归是少数;尤其是在入行四五年过后,采访的事儿哪怕属于小概率类别也常常是似曾相识,更不要说那些常年循环的“四季歌”。于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磨合中,再怎么壮大的热情也会渐生疲倦。
于是,在热情逐渐消褪过后,常常会有“我写的稿子有多少意义”的自我发问。在不放弃之余,这样的发问能激励自己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选题。
我记得曾经报道过一位农村老妇人。她在三年前帮助个人山林救火的历程中摔断手臂,事先并没有要求政府赔偿负责,而是自己去看了病。现在老人穷困潦倒,断了的手臂无法接受医治而痛苦不堪。报纸刊登过后,镇政府去看望了老人,送了一笔钱。钱不多,但是淳朴的老人很感激,再三感谢我们。
当然这样的感谢有过许多,大部分都来自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许多时候,媒体报道过后也不能完全减缓问题,只能是有所改善其境地。但哪怕这样,也是帮助到了他们。对我们来说,也是同样有意义。其实一个小小的帮办新闻,往往能折射出大影像。
不要嫌疑所写报道的意义大小,保持一份情怀,努力做好自己便也能汇成媒体的壮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