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大学生应聘被忽悠的故事 可怜大学生应聘被忽悠的故事完整版
栏目:民间故事 频道:现代故事 阅读:次 时间:2023-2-19 1:39:18 字体大小
A- 18 A+ “一张"招聘"纸就让我"私订了终身",真是悔呀!”2月21日,在中国沈阳人才市场的招聘展台前,记者碰到了大学毕业生小王,他追悔莫及地讲起了他被“马路招聘”忽悠的经历。
报告:半个月只赚到50元
小王是吉林某大学的毕业生,往年元旦之后沈阳找工作。他连续三天到人才市场找工作,没找到太理想的。第三天,当他沮丧地走出来时,一个手举着“招聘”牌子的中年女士自动上前与他搭话。当得知他是学化学分析专业的时候,这位女士表示,她就是一家化工厂的招聘人员,工厂正缺一位大学毕业生,希望他去应聘,并约好啦第二天晤面的时间。
第二天,小王和这位女士晤面,来到这家工厂。一位自称是厂长的须眉接待了他,小王问起企业范围、成立时间、效益如何等,这位厂长都暗昧其辞,没说几句,就要看他的身份证和毕业证,他也没多想,全给人家了。接着,“厂长”派人领他看了化验室,要求小王当天空上岗。可几天下来,小王却被分配收拾屋子或干杂活,根本没有“化验”可做,他去找“厂长”,人家说再等等。一周后,小王决定辞职,想要回毕业证和身份证,可厂家却以各种理由推托,半个月后,总算得到了50元的“工资”。
目击:马路招聘“生意”不错
2月21日,记者在中国沈阳人才市场看到,前来找工作的毕业生人头攒动。在人才市场外,同样聚集着一些人,有的手里拿着写着“招聘”字样的纸牌,看到学生模样的人,就自动上前打招呼,介绍自己的单位如何如何。记者看到,不少毕业生模样的人向这些“招聘”者咨询。
中国沈阳人才市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孟庆伟说,重新修订后实施的《沈阳市人才市场治理条例》中明令禁止用人单位擅自占用街道两侧、广场、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及其他未经批准的公共场地从事人才招聘运动,主要是为了保护求职者的利益,维护公共场所秩序。个别用人单位为了图省事大概“巧使唤人”选择“马路招聘”,而不去正规的人才招聘场所招聘,有的“马路招聘”既不能提供营业执照,又不能跟求职者签订劳动条约,使求职者的利益无法保障。
提醒:求职先看证照再看条约
毕业生初涉职场,找工作心切,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正当权益?市人事局毕业办主任韩宏兴提示,要到正规的招聘场所去求职,凡是正规的招聘单位,都有营业执照,一经录用都要和应聘者签订《劳动条约》、上社会保险,不会扣押毕业生的有关证件,更不会收取任何抵押金。(记者李海英)
求职提示
群发简历多数石沉大海
眼看到了求职旺季,初来乍到的求职者怎样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2月21日,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专家为你解疑。
应届大学毕业生小吕从夏历正月初七到现在已经在网上投了50多份简历,可是大多石沉大海,只收到两份面试通知。中国沈阳人才市场交流部张部长介绍,这种“群发”简历并不可取。求职者在投递简历时首先要了解企业需求,针对岗位需求来调整简历内容,特别是在网上投简历时,内容过杂的简历不仅没有特色,吸引不了录用单位的眼球,也显现不出个人特点。
在应聘中,许多求职者总是“高人一等”,生怕问多了会招来反感;但也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太过“包装”自我。应以诚信的态度与企业沟通,提供真实信息,但可以适当使用求职本领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