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是人们对辛勤育入、教出的学生遍布各地的老师的赞誉之辞。那么,为什么称学生为“桃李”,而不是其他的呢?
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做官时,曾保荐过很多人。后来他丢了官,只身跑到北方,见到一个叫筒子的人。 子质向简子发牢骚说:“我过去培养了许多人,但是,当我遇到困难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帮助我。你看,我如今就落得孤身一人的地步。” 筒子听罢,劝慰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阴下乘凉,秋天还可以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它不但没有树阴,而且还会长出刺来扎人。可见,培养人、保荐人也要注意对象。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种子,然后再培植啊!” 因此,后人就用“桃李”来比喻有培养前途的人,现在则泛指学生了。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官商勾结横征暴敛,天下百姓怨声载道。适逢荒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各地好汉纷纷揭竿而起,继而 ..
一提到修仙得道,每个人都会浮想联翩,但是大多数想到的,都是些道人们苦苦修行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有些千篇一律。其实修仙并不是人类的专利,我这 ..